摘要
以我国东海海岸带11个城市为研究区,基于耦合协调测度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探究1978—2018年间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的动态变化及关联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表现出时间上的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局部高值集聚效应。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化速度、侧重点及均衡度3个方面。第一阶段(1978—2007年),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水平提升是发展的重点,并率先进入与城市化率的协调发展阶段,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受单一关键因子影响的特征显著。第二阶段(2008—2018年),城市化增速趋于平缓,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以人为主的质量改善,民生质量和公共服务两个属性特征与城市化率的耦合协调度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上海和厦门等城市均进入协调和高级协调发展阶段,城市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受多重因素影响的特征凸显。空间局部高值集聚效应表现为,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以上海、宁波、福州和厦门为极点的发展模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