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不同季节对奶水牛日均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作者:刘琴; 周亚平; 张泉鹏; 成玉梅; 张任华; 曾广厅; 谢丽韫; 李惠琼; 许祯
来源:中国乳业, 2020, (03): 17-19.
DOI:10.16172/j.cnki.114768.2020.03.006

摘要

奶水牛具有抗热应激能力强,乳脂率、乳蛋白率高的优点。云南省具有悠久的奶水牛养殖历史,通过对2019年全省奶水牛的DHI测定数据分析,得出季节对奶水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总固体含量、非脂固体含量、体细胞数和尿素氮的影响,为奶水牛饲养管理提供依据。季节对产奶量、乳脂率、乳糖含量、总固体含量、非脂固体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产奶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夏季(5.3 kg/天)、秋季(5.5 kg/天)、冬季(5.6 kg/天)、春季(5.7 kg/天);乳脂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夏季(5.69%)、冬季(6.11%)、春季(6.16%)、秋季(6.33%);乳糖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夏季(4.96%)、秋季(5.00%)、春季(5.06%)、冬季(5.10%);总固体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夏季(15.51%)、春季(15.78%)、冬季(16.12%)、秋季(16.28%);非脂固体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春季(9.83%)、夏季(10.02%)、秋季(10.15%)、冬季(10.21%)。季节对乳蛋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从低到高的顺序为:春季(3.99%)、夏季(4.19%)、冬季(4.31%)、秋季(4.32%);季节对尿素氮的影响显著(p<0.05),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冬季(20.33mg/100 m L)、夏季(21.60 mg/100 m L)、春季(22.12mg/100 m L)、秋季(22.62 mg/100 m L);季节对体细胞数有显著影响(p<0.05),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夏季(42万个/m L)、春季(29万个/m L)、秋季(24万个/m L)、冬季(14万个/m L)。奶水牛对热应激的耐受力较强,但在夏季高温时仍表现出一定的热应激反应,奶水牛容易感染乳房炎。在奶水牛养殖中要注意防止热应激,饲料日粮配比要合理,注意环境卫生,防止乳房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