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收集、分析近5年不同累及程度的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 EACC)患者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EACC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5年间收治的237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EACC患者分为:EACC局限于外耳道内且无明显骨质破坏为Ⅰ型;EACC破坏外耳道骨质,但未侵犯鼓室或乳突为Ⅱ型;侵入乳突或(和)鼓室或(和)颞骨外结构为Ⅲ型。分析EACC不同累及范围时外耳道壁破坏情况、症状、体征、病因学组成的差异。结果 EACC好发人群为中青年(16-45岁),不同累及范围EACC性别、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造成听力损害多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常见前五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耳漏、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耳鸣。Ⅰ型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与Ⅱ型、Ⅲ型EACC疼痛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外耳道上壁累及率、耳漏发生率、鼓膜穿孔率与Ⅰ型、Ⅱ型EACC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EACC患者继发性EACC构成比与Ⅱ、Ⅲ型继发性EACC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多发生于病变仅累及外耳道骨壁阶段,累及鼓室和(或)乳突和(或)颞骨外的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外耳道上壁累及率、耳漏发生率、鼓膜穿孔率显著高于局限于外耳道病例,病变局限于外耳道且无明显骨质破坏的EACC患者中继发性EACC构成比较累及鼓室、颞骨骨质病例高。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充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