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LNG-IUS)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利用随机盲选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月经出血天数、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血红蛋白(Hb)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6.47±1.08)mm及子宫体积(113.25±19.18)cm3均小于参照组的(7.92±1.13)mm、(132.59±22.76)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月经出血天数、PBAC评分及痛经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出血天数(6.21±1.14)d短于参照组的(8.56±1.86)d, PBAC评分(30.54±7.84)分及痛经VAS评分(1.98±0.92)分低于参照组的(37.69±8.29)、(2.56±1.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Hb及CA125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b(126.28±8.91)g/L高于参照组的(109.54±9.26)g/L, CA125(35.12±9.35)U/ml低于参照组的(43.56±10.12)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