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感染与VCP关系初探

作者:夏影; 郑小亮; 张爽; 吴海燕; 马权; 陆鹏; 陈嘉; 胡超; 陈操; 陈志宝*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23): 20-167.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20.06.0064

摘要

为了探究感染朊病毒后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VCP)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朊病毒感染的细胞系中VCP及其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朊病毒感染的细胞、小鼠脑组织中VCP含量变化,白藜芦醇动态清除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的SMB-S15细胞、PrP重组质粒pcDNA3.1(+)-Cyto-PrP瞬时转染的293T细胞、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的SMB-S15细胞中VCP的表达情况,以及朊病毒感染的细胞系中ERAD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朊病毒感染的细胞中VCP及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在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VCP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经动态清除PrP、细胞内聚集PrP以及MG-132处理后,VCP表达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朊病毒感染细胞中ERAD信号通路关键因子calnexin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OS-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SMB-PS细胞(P<0.05)。说明感染朊病毒后VCP变化不显著,calnexin和OS-9发生明显变化,提示ERAD信号通路可能会参与朊病毒的复制过程。

  • 单位
    大庆市第五医院; 动物科技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大庆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