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血清非甲基化胰岛素DNA的检测方法, 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文献报道的Akirav法和Husseiny法反应体系进行验证和改良。同时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或病房诊断为1型糖尿病(T1DM)且病程1年以内的患者6例, 以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8例, 采用改良Akirav法检测其血清中非甲基化胰岛素DNA水平, 初步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方案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2)伦理审第(S12)号]。结果 Akirav法的甲基化非依赖性PCR(MIP)反应特异性较差, 无法获得目标产物;Husseiny法的甲基化特异性定量PCR(qMSP)引物扩增效率为(76.98±2.88)%, 低于推荐的80%, 结果可信度差。利用Akirav法的主要思路, 结合Husseiny法中提供的引物, 建立的改良Akirav法灵敏度较高, 检测T1DM患者血清中的非甲基化胰岛素D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非甲基化指数(DI)分别为0.039(0.028~0.083)和0.016(0.003~0.029), P=0.005]。结论改良Akirav法能有效检测血清非甲基化胰岛素DNA水平, T1DM患者血清中非甲基化胰岛素DNA水平高于健康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