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技术政治角度讨论了中国农技推广体系变迁的内在逻辑,并讨论了技术的商品化如何导致了农业领域的"去技术化"。研究发现,在集体化时代,国有/集体农资企业和供销社体系共同支撑着农技推广体系,技术和农资均属于公共品。市场化改革之后,农业技术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公益性技术推广也与经营性技术推广彻底分离,技术开始转变为商品,并逐渐与劳动者分离。不过,经历了"去技术化"的农业劳动者并没有成为"局部工人",而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消费主体"。因此,资本之间的技术竞争一方面表现为以"技术推广"为名的农资销售竞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垄断性技术"开发的竞争。然而,上述竞争都没有降低农业生产者获取技术和物资的成本。在农业生产者不断"去技术化"的情况下,即便他们保留了主要生产资料,也不得不深度从属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