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 RAD)患儿Salter截骨前后下肢运动学的变化。方法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DDH闭合复位后RAD并施行Salter截骨术的患儿15例, 其中女14例, 男1例;患侧为左侧8例, 右侧7例。患儿闭合复位时年龄为(15.8±3.0)个月, Salter截骨时年龄为(58.0±10.4)个月。另招募15例正常儿童作为步态分析的对照组, 其中女6例, 男9例;年龄为(69.2±20.4)个月。Salter截骨术前及术后1年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并行步态分析。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Salter截骨患儿术前及术后与对照组之间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 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CEA)、时空参数等差异,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Salter截骨患儿术前和术后与对照组儿童关节运动角度差异。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Salter截骨术后AI为(14.9±1.9)o, 较术前的(30.4±2.3)o显著减小;术后CEA为(35.7±8.6)o, 较术前的(18.7±6.1)o显著增大,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患侧骨盆内旋角度为(5.03±0.88)o, 较术前显著增大;术后患侧骨盆上抬角度为(-1.38±0.98)o, 较术前显著减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时空参数中, Salter截骨术前和术后均为支撑相时间整体占比增加, 承重反应期时间占比增加, 单支撑相时间占比减少。与对照组相比, 术前患侧踝关节内翻角度增大为(0.41±0.15)o, 步长减短为(69.1±8.7)cm/m, 术后患侧膝关节屈膝角度增大为(27.09±1.72)°。结论 DDH闭合复位后RAD患儿行Salter截骨后步态明显改善。与截骨前相比, 患侧骨盆冠状面上抬角度减小, 横断面内旋角度增大, 站立前中期内旋角度趋于正常。术后患儿需进行相应的髋外展肌、屈髋肌和外旋肌的锻炼以进一步矫正步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