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对白内障儿童手术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以及屈光度等眼球发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8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24例0~≤12个月的患儿为A组,45例12~≤24个月的患儿为B组,29例24~≤36个月的患儿为C组。比较三组患儿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眼轴增长幅度;比较三组患儿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术眼和健眼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屈光度变化量。结果三组的眼轴增长幅度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30、2.443、2.541,均P<0.05),且均为A组眼轴增长幅度最大,C组最小;手术前三组患儿术眼眼轴长度均短于健眼(t值分别为-10.411、-13.248、-2.112,均P<0.05),术后12个月除C组外,A、B两组患儿术眼与健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A组、B组患儿术眼角膜曲率大于健眼(t值分别为5.403、6.423,均P<0.05),C组术眼角膜曲率与健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三组患儿术眼角膜曲率与健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12个月术眼屈光度变化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2.209,P<0.05),且A组患儿变化量最高,C组最小,健眼屈光度变化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0~3岁白内障儿童,初次手术时年龄越小,越能够尽早解除眼球形觉剥夺,对于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的协调恢复越有意义,但年龄越小的患儿手术后屈光度转变为近视的趋势越明显。

  • 单位
    丽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