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代以降,福建临水夫人历经从人到巫、由巫为神的造神过程,其信仰文化随着祠庙景观的构建而不断传播。明清时期,福建临水夫人祠庙数量持续增长,地域分布特征显著:明代祠庙增势较缓,空间布局分散;清代前期祠庙增速尤快,闽东地区最为密集,形成以福州古田为中心的集聚式分布格局,并在清代后期逐渐向东北方向延伸。祠庙景观格局折射出信仰分布特征,除了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外,基于文化习俗与婚育状况的功利需求,家族组织对信仰文化的地域认同,人口变化与区域流动造成的信仰迁移扩散,以及畲民在环境胁迫下对汉族信仰文化的接纳融合,均为影响明清福建临水夫人信仰景观变迁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