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对主体性的发现及其意义

作者:卓新平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1(01): 1-10.
DOI:10.15886/j.cnki.hnus.202211.0050

摘要

本文探究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在宗教改革中的突破,尤其是他对人的主体性的发现及其意义,指出路德强调耶稣是通过“真正的人”来体现“真正的神”,以人与神可以互通来实际上提升人的地位;因此,路德以“因信称义”而回到个人的信仰之基,回到人的“自我”,突出人的信心,主张“只靠信心成义”,从而突出人的内在自我及主观能动性,由此开始在神学认知上从客体往主体、从神权往人权、从神学往人学、从依赖到自主的重要思想转换;而其对“称义”的见解也更多侧重于人爱公义、智慧和善良,体现出信仰的美德,彰显的是人靠主体去倾听、传承,由此得道称义;这样,“称义”不是外在的被动依赖,而乃内在的能动活跃,而“信”则是完全回归自我,表现人的内在纯洁和虔诚。路德坚持人只要凭着主体之信就能“称义”“成义”,力主以这种“人的发现”来实现“人的解放”。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