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Hepc)、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录符合"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中诊断标准的CRA患者作为观察组(n=50),排除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溶血、肾脏疾病及出血所致贫血。同期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n=39),收集标本、数据,建立个人档案,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为所有患者采集血样,处理、冻存血样;收集、记录检验科实验室检查的参数: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SI)、叶酸(FA)、维生素B12、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计算铁指数(FI)。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epc、IL-6水平。结果 (1)红细胞形态相关指标比较: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CHR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网织红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2)铁代谢指标比较:观察组SI、转铁蛋白(TSA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01);SF、sTfR在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F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1)。(3)造血原料FA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维生素B12在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4)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CRP、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5)观察组Hep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6)将观察组按照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比较Hepc、IL-6、SF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Hepc的水平与CRP、IL-6、S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epc作为铁代谢中重要的调节激素是CRA的主要发病机制,有望成为CRA治疗的新靶点。

  • 单位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