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用田间开放式长期进行的夜间增温稻田(NW)、夜间常温+施加硅肥稻田(Si)、夜间增温+施硅稻田(NW+Si)以及夜间常温稻田(CK),分别采集耕层根际土和非根际土,设置4个氮添加处理,即NH4+-N、NO3--N、酰胺态氮(尿素)和无氮,研究不同稻田土壤N2O还原潜力对外源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4种稻田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在厌氧培养过程中N2O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且变化趋势一致。在无氮添加条件下,NW处理稻田和Si处理稻田根际土的N2O还原速率分别为19.2μg/(g·d)和16.6μg/(g·d),显著高于CK稻田(P<0.05),而对于非根际土而言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添加NH4+-N或尿素条件下,Si处理稻田根际土的N2O还原速率显著高于CK稻田(P<0.05),而对于非根际土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添加NO3--N条件下,Si处理稻田非根际土的N2O还原速率显著高于CK稻田(P<0.05)。综合来看,在施加氮肥条件下,特别在施加尿素条件下NW+Si处理稻田的N2O还原速率显著高于NW处理稻田。因此,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氮肥特别是尿素与硅肥配施可能是提高稻田土壤N2O还原潜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
单位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