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贺兰山位于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干旱与半干旱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过渡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易引发植被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为调查贺兰山中段植被分布的地貌相关性及其覆盖动态,本文利用路线调查和遥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地貌、植被生态与环境现状进行了较全面调查,获得了研究区10个植被型、25个群系、61个群丛,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受到各个地貌单元土壤、地形、坡向、坡度及海拔的影响.自山麓洪积台地至山顶植被的垂直带谱比较完整且分带明显,由低至高依次分布有旱生灌丛、山地疏林草原、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寒性针叶林、高山草甸.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比研究区近20年来遥感影像后发现,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人工绿洲(腰坝地区)面积和荒漠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高山针叶林覆盖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本研究可为区域国土整治及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