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IL-6在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作用,为指导临床防治AF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依据《赫尔辛基宣言》精神选择20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AF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39-64(52.1±10.05)岁,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7例,其中左房粘液瘤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例,入选患者无其他心律失常病史且AF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窦性心率组(SR)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1-69(41.2±18.75)岁,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6例,其中左房粘液瘤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入选患者无心律失常病史。所有患者在心脏停跳前获取右心耳组织100mg,去除血液及脂肪组织,转入-70℃冰箱冻存、备用。用ELISA法测定右心耳组织中IL-6的水平。结果 AF组心房组织中IL-6的水平明显高于SR组心房组织中的IL-6水平,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AF患者心房组织中IL-6的水平与LAD呈正相关,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别(r=0.94,P<0.05)。结论 IL-6参与了AF的病理过程。
-
单位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