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因机制与组分来源解析

作者:韩双宝; 周殷竹*; 郑焰; 周金龙; 李长青; 韩强强; 李甫成
来源:环境科学, 2023, 1-19.
DOI:10.13227/j.hjkx.202308211

摘要

地下水是银川平原生活生产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受区域环境背景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差。为了深入分析银川平原地下水水化学成因机制并解析水化学组分来源,采用传统的水化学图解法与数理统计法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统计模型,基于100组潜水和46组承压水样品的无机组分含量,分析了潜水和承压水水化学特征与质量状况、超标毒理组分的空间分布以及水化学组分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受岩石风化和蒸发浓缩作用的共同控制。②溶滤-富集作用(F1)、原生地质环境(F2)和人类活动因素(F3)是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因素,其对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的贡献率分别为73.67%、14.45%和11.88%。③地下水超标的主要毒理指标为NO3--N和F-;农业活动对区内高NO3--N潜水的贡献较大,其次为生活污水的排放;含F矿物溶滤与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是地下水中F-富集的主要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