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CT、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骨质疏松与恶性骨破坏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经临床诊疗证实为骨质疏松及恶性骨质破坏致脊椎骨折的患者76例,分为2组:A组(骨质疏松改变并伴有压缩性骨折,36例),B组(恶性骨破坏致压缩性骨折,40例)。对比2组患者椎体、椎间盘、附件、软组织肿块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B组骨折以跳跃性椎体受累为主,A组骨折以连续性椎体受累为主,A组椎间盘压缩、增宽均高于B组(P<0.05),B组椎旁附件受累数目、软组织肿块数目均高于A组(P<0.05)。A组CT结果显示其密度下降明显,无明确骨折线,楔形变椎体后角无异常改变,。MRI结果显示其呈椎体终板下或椎体中央带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B组CT可见明确骨质破坏,骨折线偶可见。MRI结果显示椎体中央带或附件区T1WI、T2WI混杂信号骨质破坏、抑脂呈中等信号改变,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 CT联合MRI检查可有效鉴别骨质疏松或恶性骨质破坏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