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涂尔干"群体促使个体体验社会角色与个人角色两种状态"的观点切入,推导出人们确认个体身份的方式。文献资料参考最早至1912年爱弥儿·涂尔干发表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最近到2014年由雪莉·特克尔撰写的《群体性孤独》,从社会学和传播学两个角度探究社会环境和信息科技对现代社会生活对个体身份塑造的影响:传统社会中个体间的互动基于具体实在的人际交往,产生的角色因内在特征和外在形象的不可预制而丰富多样,到当我们越来越熟练地运用虚拟社交这种因镜像导致的扁平化交流时,一场场脚本雷同的独角戏中真实交流的缺失带来的是身份的模糊。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