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比值判断儿童血清CK-MB活性法检测假性升高的效能。方法 收集2021年4月—2022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304例CK-MB活性法检测阳性样本(高于参考区间),以1∶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质量法复测CK-MB,以质量法阳性为活性法检测真阳性的标准;了解CK-MB活性法检测假性升高患儿的临床疾病谱。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K-MB/CK比值判断活性法CK-MB检测结果假性升高的效能。结果 304例样本中,CK-MB活性法检测假阳性141例。居前3位的患儿疾病谱为胃肠炎(28例,19.9%)、心血管疾病(27例,19.1%)、肿瘤(25例,17.7%)。训练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MB/CK比值判断CK-MB活性法检测真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可信区间(CI)为0.866~0.958,P<0.001];以0.30为临界值,CK-MB/CK比值判断CK-MB活性法检测真阳性的敏感性为97.56%(95%CI为91.50%~99.70%)。验证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MB/CK比值判断CK-MB活性法检测真阳性的AUC为0.919(95%CI为0.862~0.956,P<0.001);以0.30为临界值,CK-MB/CK比值判断CK-MB活性法检测真阳性的敏感性为97.53%(95%CI为91.40%~99.70%)。结论CK-MB/CK比值可用于判断CK-MB活性法检测假性升高。胃肠炎、心血管疾病、肿瘤患儿CK-MB活性法检测易出现假阳性,临床对此类疾病患儿CK-MB活性法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实际客观判断。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