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代诗词中的“楼”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所在,它以其狭小的空间承载起许多宏大的主题,对它的神圣化和孤独化体现了人们寄托在“楼”身上的乌托邦理想,高耸入云的楼正如高耸入云的理想:高高在上、遗世而独立、孤独而坚定地立于尘世的边缘.楼将一个敞开的多向度的世界牵引到人们的视线,让人们从地面超越出来,不再仅仅活在当下.而在这个敞开的多向度的空间里,失败和痛苦是被接纳的,于是登楼倚楼成为闺怨诉说的经典模式;楼成为边缘人的自由空间,疗治着人们内心的失败和创伤情感,种种精神诉求使“楼”成为古人长期以来的浪漫的乌托邦空间.然而,在现当代诗歌中,楼却走下曾经的神坛,化为一抹淡淡的回忆,而由“窗”部分地取代了楼曾经担当过的文化内涵,这种缺席既是文学在当代逐步边缘化造成的,也是人的生存空间日趋封闭与世界日趋割裂所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由此可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