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研究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母质组成、烃源岩生烃及热演化特征、成藏模式、原油次生作用,揭示了该区页岩油整体偏稠以及纵、横向原油性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未遭受生物降解,其油质偏稠的原因主要是:①芦草沟组烃源岩中无定形体、藻类等有机质十分丰富,在咸水环境下生成的原油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相对较高,油质相对偏稠,"下甜点"烃源岩比"上甜点"烃源岩处于咸化的更强还原环境,藻类等水生生物更发育,是造成纵向上"下甜点"页岩油较"上甜点"页岩油更稠的主要原因;②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早期生烃,在低成熟阶段(0.5%<EASY%RO<0.8%)开始大量生烃,形成大规模低成熟页岩油,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造成页岩油偏稠,"下甜点"页岩油黏度随着成熟度指标C29αββ/(ααα+αββ)值减小逐渐增大,其横向上原油黏度分布差异受控于烃源岩成熟度演化;③芦草沟组储层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与其邻近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相似,反映了芦草沟组页岩油存在近距离运移的特征,形成了源储共生型的页岩油藏,页岩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未被地层吸附而保留在页岩油中,造成研究区页岩油偏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