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建海底峡谷具有分段性,但分段的关键地貌特征、各段沉积充填及其控制因素缺乏精细描述和系统论证.综合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水深地貌数据,对中建海底峡谷地貌及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其南北段沉积过程的主控因素.中建海底峡谷呈NW向顺直展布于广乐隆起与西沙隆起之间,以华光礁附近的地貌高点为拐点被分为南北两段.中建海底峡谷北段沉积体系包括重力流沉积(水道、席状沉积、滑塌体)和底流沉积(漂积体、环槽、谷槽),南段以重力流水道和海底扇为主.北段沉积体系受底流和重力流交互作用控制,底流自中中新世开始出现,改造重力流水道,使其出现侧向迁移或翼部不对称现象,上新世以后重力流作用减弱,底流作用增强,沉积物波和漂积体广泛发育;峡谷南段水道表现出侵蚀-沉积-废弃的沉积旋回,未见底流沉积现象.相对海平面变化导致碳酸盐生产率变化影响物源供应,从而控制水道沉积演化,碳酸盐台地的"高位溢流"作用决定水道在高水位时发育.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