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热致消”探讨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治法

作者:王晨; 娄锡恩; 张丽萍; 陈金凤; 周珍; 周围; 陶庆春*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4(11): 192-195.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2.11.040

摘要

消渴病以口干多饮、多食、尿频量多为主症,根据侧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前人普遍认为消渴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表现为阴虚证之人占大多数;现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证候比例发生转变,湿热蕴结证比例逐渐增加,逐渐认识到湿热是很重要的病因病机,治法也随之改变。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湿热从外部侵袭肌表易发为湿疹湿疮,湿热邪阻滞上焦则伤肺,肺不能正常布散津液则口干口渴,主要表现为上消与糖尿病皮肤病变;此时治疗当以宣通肺气,祛风清热。其次饮食结构的转变加之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受损失司,水谷不化精微,转生痰湿,痰湿郁而化热,成湿热蕴结于脾胃,主要表现为中消与糖尿病胃肠病变;此时治疗当以运脾畅中,清热燥湿。最后快速的生活节奏及不断增加的生活工作压力,致使情志不畅,肝气郁而化火,日久成肝胆湿热,湿热下注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异常,主要表现为下消与糖尿病心理疾病,此时治疗当以疏肝泄热、淡渗利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