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应激水平在抑郁焦虑症状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00例,问卷调查患者心理应激水平、抑郁焦虑症状及自杀风险。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评分,运用Pearson法分析心理应激、抑郁焦虑症状、自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依次检验法评价心理应激水平在抑郁焦虑症状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92份,回收率98.40%。492例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ychosocial Stress Survey for Groups, PSSG)评分(15.84±3.12)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47.12±4.38)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51.36±5.76)分、自杀行为问卷(Suicide Behavior Questionnaire-Revised, SBQ-R)评分(11.89±1.58)分。经Pearson法分析可知,PSSG中消极情绪、消极应对方式与SAS、SDS、SBQ-R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积极情绪、积极应对方式与SAS、SDS、SBQ-R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SAS与SDS、SBQ-R呈正相关(均P<0.05);SDS与SBQ-R呈正相关(P<0.05)。采用Amos 22.0软件建立、检验并修正中介关系模型,各拟合指数均在标准范围内,说明该中介模型拟合良好;由中介模型可知,心理应激在焦虑、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发挥中介作用(β1=0.462,β2=0.510,均P<0.05),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比值为77.75%、71.17%,需重视心理应激在焦虑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间的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应激在焦虑抑郁症状与自杀风险之间可发挥中介作用,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医护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其心理应激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升其正性心理应激水平,从而降低抑郁焦虑症状对自杀倾向的负面影响。

  • 单位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