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纹带棒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常被认为是人体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之一。但近年国内外关于纹带棒杆菌引起各种类型感染的报道明显增加,且多数临床分离菌株呈多重耐药特征,给临床合理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对纹带棒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易感人群特征等进行综述,更客观地了解纹带棒杆菌分离的临床意义,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纹带棒杆菌感染提供数据支持。1流行病学1.1棒杆菌属分类棒杆菌属细菌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为需氧革兰阳性杆菌,菌体形状不规则,可排列成单体、成对或呈栅栏形,只有部分菌种呈典型棒状,该菌属内菌种触酶试验多呈阳性,无动力,不水解七叶苷,不发酵木糖、麦芽糖和乳糖。目前已报道的棒杆菌属有100多种,其中约一半被证实可引起人类感染,如白喉棒杆菌、假白喉棒杆菌、溃疡棒杆菌、假结核棒杆菌、杰氏棒杆菌、解脲棒杆菌和纹带棒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