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机制研究

作者:王东; 梅婷婷; 杨关根*; 裘建明; 傅超; 邵书先; 袁玥旻; 肖石梅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 26(05): 817-822.

摘要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结肠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损伤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TNF-α、IFN-γ和IL-6免疫组化表达情况评价其治疗作用。结果:在实验处理第4天开始,各实验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增加,实验第7天联合组大鼠与SASP组比较体重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开始各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DA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结肠损伤程度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的结肠溃疡面积及结肠重量与长度比减小,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及联合组的结肠损伤程度减轻,联合组的结肠溃疡面积小于S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高剂量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各实验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IFN-γ和IL-6表达水平,联合组及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联合组较SASP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淫羊藿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精神状态、减轻结肠损伤程度,其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减少TNF-α、IFN-γ和IL-6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 单位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