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早期液体治疗方案对ICU围术期老年高乳酸血症患者进行液体管理治疗,分析对患者肾脏的保护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汉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围术期老年高乳酸血症患者80例,以随机试验原则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治疗开始6 h内选用林格液每小时6.5 ml/kg进行输注,输注根据容量状态适度调整用量,6 h后采用常规外科补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外科补液治疗。测量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后0、6、24、48和72 h时间点的乳酸值及6、24、48和72 h液体入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治疗过程机械通气时长、入住ICU时间等项目,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结果试验组6 h液体入量(2 438.6±218.7)ml与对照组同时间(1 834.7±196.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和72 h液体入量(3 367.1±316.4)ml、(6 058.4±537.1)ml和(8 469.7±547.3)ml,与对照组同时间(3 428.6±337.4)ml、(6 139.7±521.8)ml和(8 635.1±531.6)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和24 h乳酸值(1.79±0.42)mmol/L和(1.62±0.58)mmol/L与对照组同时间(2.09±0.43)mmol/L和(1.94±0.52)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8和72 h乳酸值(2.79±0.51)mmol/L、(1.41±0.43)mmol/L和(1.38±0.46)mmol/L与对照组同时间(2.81±0.56)mmol/L、(1.45±0.47)mmol/L和(1.36±0.3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KI发生6例,发生率15%,较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治疗过程机械通气时长、入住ICU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液体治疗方案对ICU围术期老年高乳酸血症患者进行液体管理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缩短高乳酸血症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