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赵宇; 邱贵兴; 王以朋; 赵宏; 仉建国; 王乃国; 周熹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0, 30(5): 473-476.
DOI: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0.05.006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dynamic interspinous assisted motion,DIAM)系统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腰椎DIAM治疗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年龄40~52岁,平均46.9岁;女6例,男2例.术后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检查,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12~31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分别为67.75±12.12、22.25±15.76、19.75±17.12、20.00±18.48与23.00±19.09,VAS评分分别为8.44±1.35、2.88±3.41、2.63±3.51、2.50±3.78与3.50±4.1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的ODI、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间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L4,5)活动度分别为10.38°±5.13°、4.25°±2.19°、2.63°±0.92°、2.00°±0.86°与2.13°±1.55°,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VAS评分的改善与手术节段活动度有相关性(r>0.7,P<0.05).结论 DIAM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