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深入探究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恶英的防控方法,采用k-Means算法对华南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设施的运行状态和不同炉内状态下二恶英排放特征及控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厂3台焚烧炉具有显著不同的运行状态(类别1和2)(p<0.05),在不同状态下,其常规污染物及二恶英排放特征差异显著(p<0.05),类别1炉内状态较差,其排放的CO质量浓度是类别2状态下的2倍,二恶英的质量浓度是类别2状态下的1.5倍。类别1和类别2状态下二恶英的主导生成机理分别为“前驱物合成反应”和“从头合成反应”。为降低二恶英的排放,该厂首先应保证烟气流量大于10.5×104 m3·h-1 (均值11.8×104 m3·h-1),其余参数最优范围为:烟气含氧量大于7.0%(均值8.6%)、CO质量浓度低于9.0 mg·m-3 (均值3.5 mg·m-3)、烟气湿度小于23.7%(均值21.3%)、烟气温度为140~154℃(均值145.7℃)。当通过运行控制手段无法保持上述参数控制范围时,应分析原因并考虑停炉检修。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焚烧过程、降低二恶英排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长期稳定运行的判别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 单位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州环投南沙环保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