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0年代前期,徐能庸、陆静山各自撰写的《儿童图书馆》著作相继出版。徐能庸的研究侧重城市儿童图书馆,突出儿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陆静山则以乡村学校图书馆为案例,注重乡村儿童图书馆的实用性和工具性,重视儿童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两著多以问答式的笔法论述,语言简洁洗练,均属于"图书馆经营管理说"的研究范式,堪称民国时期城市与乡村儿童图书馆研究的双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