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槟榔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学思; 杨娟; 钟巧芳; 陈玲; 卢源达; 郑洪健; 程在全; 李松强; 李馨; 肖素勤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22, 1-13.

摘要

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 Levl.) 是中国特有的产甜蛋白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地,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甜蛋白马宾灵,但因其扩繁较难,目前尚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在前人的研究中,使用3 mg/L过氧化氢溶液浸种24 h的马槟榔种子进行繁殖时,发芽率最高,可达98.67%。但因马槟榔种子产量低,前人多对其进行无性扩繁,手段有扦插、压条、组培3种,其中,成活率最高的方式是组培。选用春末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材料,再分别配置合适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发芽、增殖、生根,其外植体成活率可以达到90%左右。而以上结果均为目前研究中的最好数值,是否还有更好的扩繁方法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根据马槟榔濒危的特点,无性扩繁不得不成为保护马槟榔的重要手段,但在有充足的马槟榔种子时,利用种子进行扩繁无疑是最科学可行的。本研究对马槟榔扩繁技术:扦插、压条、组培和种子繁殖进行总结,旨在为寻找马槟榔规模化繁殖的最适途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