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低温初始缺陷的定量判别

作者:郝伟男; 李曙光*; 计涛; 陈改新; 卿龙邦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 17(05): 394-399.
DOI:10.13244/j.cnki.jiwhr.2019.05.012

摘要

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分别标养3、7 d,然后从养护室取出置于-20℃环境中至28 d以产生不同程度的低温初始缺陷,采用弹性波波速对混凝土低温初始缺陷进行定量判别,并应用压汞试验、核磁共振与扫描电镜对混凝土砂浆基体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弹性波波速计算得到的初始损伤度可用于定量判别混凝土低温初始缺陷,仅标养3 d(LD-3)、7 d(LD-7)混凝土试件的初始损伤度分别为0.22与0.12;压汞试验显示,LD-3与LD-7系列试件有害多害孔含量分别为92.7%与87.2%,临界孔径分别为0.8μm与0.9μm,明显高于标养28 d混凝土试件(有害多害孔含量、临界孔径分别为83.8%与0.18μm),核磁共振得出的混凝土临界孔径与压汞试验类似。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含低温初始缺陷混凝土的水化程度较低,基体结构松散。混凝土低温初始缺陷可以由初始损伤度(弹性波波速)、有害多害孔含量与临界孔径进行定量判别。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