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性""叙事性""日常性"这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使张曙光诗歌既和过去保持着怀乡病的关系,又和未来保持着革命的关系。"智性"扩展为一种反智性的智性,"日常性"呈现为一种碎片化的形态",叙事性"表现为一种碎片化的形式。后期诗歌呈现出与前期大不同的文本情态,也把传统的意义实体改造成了一种具有复杂层次的、多矢向力的盘绕的意义空间。

  • 单位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