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电针减轻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小胶质细胞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 18月龄, 体质量27~3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手术+假电针组(O+SE组)和手术+电针组(O+E组)。O+E组电针刺激百会和神庭穴30 min, 选用连续波, 频率10 Hz, 强度1 mA, 1次/d, 连续刺激5 d, O+SO+E组与O+E组处理相同, 但不通电。O组、O+SE组和O+E组在3%七氟烷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6 d上午行旷场实验, 下午行新物体识别实验, 术后7 d时行条件恐惧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在深麻醉下处死小鼠, 分离海马组织,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LRP3、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突触囊泡蛋白(SYN)的表达,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NLRP3与特异性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阳性细胞共染色面积, 采用高尔基染色法测量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结果 4组运动速度、路程以及旷场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 O组、O+SE组和O+E组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降低, 僵直时间延长, 海马组织p-NF-κB p65和NLRP3表达上调, NLRP3+-Iba1+共染色面积增加, PSD-95和SYN表达下调, 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降低(P<0.05);与O组比较, O+E组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升高, 僵直时间缩短, 海马组织p-NF-κB p65和NLRP3表达下调, NLRP3+-Iba1+共染色面积减少, PSD-95和SYN表达上调, 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升高(P<0.05), O+SE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SE组比较, O+E组新物体探索百分比和辨别指数升高, 僵直时间缩短, 海马组织p-NF-κB p65和NLRP3表达下调, NLRP3+-Iba1+共染色面积减少, PSD-95和SYN表达上调, 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树突棘密度升高(P<0.05)。结论电针减轻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NLRP3信号通路激活, 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