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见,为后代陶渊明诗意题材绘画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惠洪性格率真,赞赏陶渊明委心从性、为人真诚、洞见守节的“坦率”人格。他对陶渊明的接受,既与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主流意识趋同,也有另辟新见之处,体现出宋代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