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磁心”——民国杭州湖城格局演变探析

作者:何晓静; 王海波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4(04): 108-115.
DOI:10.15965/j.cnki.zjys.2016.04.019

摘要

西湖在杭州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唯一性和不可代替性,它是集多样艺术形式于一身的城市核心。西湖的场所意象不仅是构成西湖物质的集合,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集合。很多西方的学者对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的构成存在着极大偏见,认为东方的城市只是"巨大墙体中的营地"和未开化的设施,与周围环境没有关系。但其实如同西湖和杭州城市空间关系一样,中国很多的古代城市也有中心构成和边界结构。民国之前,西湖虽然位于城墙之外,但它作为杭州城市的山水基础和文化中心,一直如磁心般吸引、组织着杭州的城市结构,并成为城市主要的景观意象。对西湖与城市得关系进行研究,不仅能为城市环境的治理提供依托;也可以使西湖作为环境设计的原型融入到各种形态的设计中去。

  • 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树人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