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贵州省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2~2017年MCD12Q2数据和气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贵州省植被生长始期(SOS)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延迟的经向空间分布特征;在各地貌区中,SOS相对较早的是Ⅰ区,而相对较晚的是Ⅵ区。生长末期(EOS)较早的地区相对集中于Ⅱ、Ⅴ、Ⅵ区的西部地区,而较晚集中于Ⅴ区的东部及北部和IV的西南部。生长季长度(LOS)偏短的地区集中分布于III、Ⅴ区的西部及Ⅵ区,LOS较长的地区集中分布于Ⅰ、Ⅳ区的西部及Ⅴ区的东部。(2)贵州省多年平均SOS为第86 d,Ⅵ区最晚,Ⅰ区最早。多年平均EOS为第333 d,其中Ⅴ区最晚,Ⅱ区最早。16年平均LOS为247 d,Ⅳ区最长,Ⅵ区最短。(3)SOS平均以4.2d·(10a)-1的速率不显著提前;Ⅵ区提早速率最大;Ⅳ区提早速率最小。EOS以3.9 d·(10a)-1的速率不显著推迟,Ⅴ区的推迟速率最大,Ⅱ区推迟速率最小。LOS以2.8 d·(10a)-1的速率延长;Ⅵ区延长速率最大,Ⅰ区延长速率最小。(4)贵州省物候期受海拔的影响,海拔每上升1 000 m会导致SOS推迟15 d, EOS提前4 d, LOS缩短20 d左右。(5)SOS与6月气温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EOS与9月降水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了贵州省植被物候的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分析发现物候的变化和海拔、6月气温和9月降水存在密切联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