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证研究表明,关于正当防卫的限度,当下的司法实操与立法本旨各行其是。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异化已成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现实动因错综复杂,大致可以归结为微观层面"失焦"的媒体报道、驳杂的公众评价性认知与专业槽的冲突,中观层面"变了味"的绩效考核,宏观层面对"法律治理化"的期许。在立足中观层面探索抑制防卫限度实践异化的路径时,重在对正当防卫领域案件的上诉率、抗诉率、信访率、改判率等指标做细致的技术性处理,在遵循"行为责任原理"的同时防范考核指标失控的风险。
-
单位江苏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