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熊耳山地区槐树坪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地层中,受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热液成矿过程划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石英—黄铁矿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和石英—方解石脉。早阶段黄铁矿为自形粒状,粒径为0.82.0 mm;中阶段黄铁矿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径为0.300.45 mm;晚阶段黄铁矿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为0.13.0 mm。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黄铁矿S元素质量分数为51.25%52.71%,Fe元素质量分数为45.78%48.11%。其中,成矿阶段黄铁矿的Cu、Zn、Sb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11%、0.13%和0.12%。Co/Ni比值为0.570.60;黄铁矿的δFe-δS主量元素投图和Co-Ni-As质量分数三角图研究表明,槐树坪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为中低温变质热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