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CT增强扫描中纵隔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囊肿患者,对所有患者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数据测量。比较病灶平扫与增强动脉期CT值;根据强化后病灶CT值上升是否超过10 HU分为“低假性强化组”(A组)、“高假性强化组”(B组)两组,A组16例,B组23例。对两组患者病灶参数(平扫CT值、截面积)、距病灶最近纵隔血管或心腔参数(强化程度、面积、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增强程度最高的血管参数(强化程度、面积、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所有大血管或心腔总体参数(总面积、平均增强程度、与病灶的平均距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平扫与增强扫描所有病灶的CT值分别为(12.6±15.0) HU、(26.3±14.9) 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病灶平扫CT值分别为(19.1±12.5) HU、(8.1±15.2) HU,病灶截面积分别为(5.1±4.0) cm2、(3.0±1.9) cm2,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分别为(2.9±0.8) cm、(2.3±0.6) cm,病灶周围所有血管或心腔与病灶之间总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5.0±1.2) cm、(3.9±1.5) cm,两组间以上四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距离可以独立影响病灶的假性强化现象(P<0.05)。结论 纵隔囊肿在增强扫描中存在假性强化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病灶平扫CT值、病灶截面积、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病灶周围所有血管或心腔与病灶之间总距离的平均值等,其中距病灶最近血管或心腔与病灶的距离可以对假性强化现象产生独立影响。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