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狄金森的感知诗学,在爱默生的语境下分析其诗学中视觉的衰退与联觉的登场及其哲学意义。狄金森早期诗歌创作深受爱默生视觉中心主义影响,以视觉为主导感知自然并以此为诗学基础,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尽管狄金森的视觉感觉机制来自爱默生,二者对视觉手段的偏爱却有所不同,并有着分歧和不同的发展方向。爱默生始终以视觉为主导知觉,认为眼睛可以取代自我,变成身体的主体。而在视力衰退、认识到真理的多样性之后,狄金森摈弃了爱默生式单一的诗学感知策略,采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联觉的诗学策略。本文历时分析了狄金森自然诗歌,发现狄金森早期以视觉为中心而后期结合听觉与触觉创作联觉式诗歌的诗学转变、转变的原因及其诗学与哲学意义。狄金森感知诗学中联觉机制的建立,使被黑暗遮蔽的真理得以显现,从而让诗人达到对真理的多方认知,并最终走向反理性、去中心化的诗性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