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配穴”电针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和生物合成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强; 徐芬; 梁凤霞; 陈瑞; 吴松; 刘建民; 杨柳; 闵霏; 叶金甜
来源:中国针灸, 2014, 34(06): 578-582.
DOI:10.13703/j.0255-2930.2014.06.015

摘要

目的:从股四头肌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方面探讨电针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机制。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16只、模型对照组(B)16只、模型+电针组(C)8只、模型+假穴电针组(D)8只。A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B、C、D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制造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按"标本配穴"法取"关元""中脘"、双侧"足三里""丰隆"穴,D组选择C组所取经穴旁12mm处、穴位所在经络外非穴区的4个部位,均予电针治疗。通电强度1mA,频率2Hz,每次15min,每周5次,共8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活性,用磷钼酸比色法检测肌肉组织中ATP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B组大鼠体质量较A组显著增加[(401.63±109.81)g vs(305.88±62.72)g,P<0.05],线粒体形态结构受损,出现肿胀和变形,ATP合成酶活性降低(P<0.05),股四头肌组织中ATP含量也明显降低(P<0.01);C组大鼠体质量[(294.13±53.78)g]较B组显著降低(P<0.05),受损线粒体得到恢复和彼此融合,三磷酸腺苷合成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ATP含量上升(P<0.05);D组大鼠各指标较B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标本配穴"电针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大鼠受损线粒体结构的恢复和彼此融合,从而增强线粒体的氧化能力,降低体质量,提高三磷酸腺苷合成率。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