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HI)对新生大鼠及新生小鼠脑细胞线粒体膜电势(ΔΨm)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和C57小鼠各1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IBD后0、1、3、4、8、12h和24h组(各组n=20,其中10只测定海马、大脑皮质、丘脑部位的ΔΨm值),HIBD动物予以右颈总动脉分离结扎再置8%O2低氧舱处理,以流式细胞仪测定ΔΨm,比较同一动物HI损伤侧(右侧,即A侧)与损伤对侧(B侧)之间ΔΨm的比值(即A、BΔΨm比值)变化。结果HI损伤后新生SD大鼠及C57小鼠脑细胞ΔΨm均呈现“降低恢复再降低再恢复再降低”的改变,新生SD大鼠A、B侧ΔΨm比值在HI后0、4、24h出现3次降低,分别为(0.80±0.17)、(0.70±0.22)、(0.71±0.13),新生C57小鼠的该比值在HI后0、24h出现2次降低,分别为(0.84±0.26)、(0.86±0.13);新生SD大鼠改变最明显的部位是大脑皮质区,其HI后0、4、24h的比值为(0.69±0.07)、(0.73±0.11)、(0.65±0.20),新生C57小鼠改变最明显的部位是海马回,其HI后0、4、24h的比值为(0.71±0.16)、(0.71±0.21)、(0.76±0.20);新生SD大鼠和C57小鼠丘脑区的ΔΨm比值变化相对最轻。结论HI导致的脑细胞线粒体功能降低有短时间恢复的可能,两种动物的ΔΨm改变有不同的时间规律和易损部位,提示针对不同部位的HIBD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