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仪式音乐是用以标识族群身份和边界的重要符号,主要呈现出族群、区域、国家三重文化认同。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主要由祖先信仰及原始叙事派生出的赋有根基性情感的节庆仪式音乐组成,特点是原生性、非理性与下意识性,表现为以原始古歌为核心,以本族群音乐与舞蹈为语言描述族群内部特定的生活场景,其功能在于标识族群边界,即稳固族群内部身份认同;区域认同(Regional identity)由地方行政组织以驱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目的而使用的节庆仪式音乐组成,其特点为场景性、利同性、理性和不稳定性;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表现在国家(国际)节日庆典仪式音乐中,特点是政治性、理性与建构性,表现为政府主流媒体输导下歌、舞、乐的介入,以及国家话语体系主导下族群音乐的改造和征用。云南玉溪元江彝、哈、傣、苗等族群杂居区的节庆仪式音乐中,上述三重文化认同清晰可见,三者之间既有微观上的相互博弈,又在国家"一体多元"宏观政策驱动下整体趋同,且相互交叉、各有渗透,呈网络交织状。
-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