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平山铜矿砷的赋存状态及矿石S、Pb同位素

作者:王少华; 徐兆文; 陆现彩; 王汝成; 王浩; 陈锰; 朱翔宇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 50(02): 181-191.
DOI:10.13232/j.cnki.jnju.2014.02.010

摘要

本文通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大平山铜矿矿石中砷元素主要以硫化物方式,呈毒砂和少量砷黝铜矿独立矿物赋存于矿石中.毒砂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赋存方式主要有:(1)以独立矿物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局部呈条带状和中等稠密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2)呈交代方式与黄铁矿和黄铜矿伴生于矿石中,毒砂形成一般晚于黄铁矿和黄铜矿;(3)有少数毒砂被晚期黄铜矿、黄铁矿晶体包裹.砷黝铜矿呈他形粒状与黄铁矿、黄铜矿和毒砂共生,往往交代黄铁矿和黄铜矿.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砷主要来自晚期岩浆热液,或可能来自晚期火山热液;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砷可能主要来自上地壳.

  • 单位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