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地处中印边境山区,杏是当地主要农业产业,由于地理环境和技术水平等原因,当地群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不强,导致杏食心虫危害严重。笔者通过性信息素诱集和实验室饲养鉴定等方法,明确危害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杏食心虫为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桃小食心虫以幼虫钻蛀杏果危害,造成果面流胶,果内形成大量排泄物,失去食用和加工价值;并造成早期落果,产量损失较大。该虫在底雅乡杏上一年发生一代,6月初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羽化期持续到8月初。6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开始钻蛀果实为害,为害期持续到果实收获;幼虫孵化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从7月上旬开始老熟幼虫脱果入土越冬,7月下旬为脱果入土高峰期。对杏树食心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对零散种植的杏树,采用性信息素诱杀;对连片种植杏园采用桃小食心虫迷向丝干扰交配。在幼虫孵化高峰期对树体喷药,杀灭幼虫及卵,减少蛀果率。在幼虫脱果入土和次年出土前,及时药剂处理土壤,减少虫口密度。
-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产力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