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头在中西文化中都扮演了着重要角色,中国人对石头的热爱总体而言胜过西方。唐宋以降在文人中形成了欣赏怪石的潮流,一些著名文人把石头视为可以默然心会、以身相托的知己。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和理论家对卵石的关注,与中国士人画家的爱石赏石之间,似乎有微妙的相通之处。石头在中国园林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按中国传统的气论宇宙观,山水是阴阳循环往复的宇宙的象征,而中国园林是自然的微缩,人与石头乃至万物都由气化成,在彼此间可以流动转化。古代文人与石头的理想关系,是一种类似于友谊的共鸣,在石头慰藉和滋养文人的同时,文人也赋予了石头生命。电影《瞬息全宇宙》中化为石头的母女先后坠落山崖,中国民间传说中一大一小先后坠落的鸳鸯石,都提醒我们无生命物“情动”的可能。只有人对物怀有平等和尊重之心时,物才有可能向人打开,人们应该轻轻地去触动它们,而不是掌控、支配或占有。
-
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