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来探索川芎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理机制.从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mmapper数据库中获得了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靶点,结合后靶点在Uniprot蛋白数据库中统一调控.IPF的主要靶点通过Gen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数据库获得,利用String构建PPI网络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利用Metascape平台分析其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 IPF靶点-通路"网络.通过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川芎的有效成分为杨梅酮、川芎萘呋内酯、川芎哚、洋川芎醌、曼陀罗醇、谷甾醇和脂肪酸,其改善IPF的核心靶点是MAPK1、MAPK14、SRC、BCL2L1、MDM2、PTGS2、TGFB2、F2、MMP2、MMP9等.分子对接验证表明,川芎核心活性成分(杨梅酮、川芎内酯、川芎哚)与MAPK1、MAPK14和SRC的分子对接亲和性均小于0.川芎哚具有最强的分子对接能力,其与SRC的对接能力(-6.59 kJ/mol)尤其突出.其改善IPF的生物学途径主要作用于肿瘤、肿瘤蛋白多糖、内分泌抵抗等途径.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川芎改善IPF的多个分子靶点和多种途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