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粮食主产区普遍存在耕地质量下降趋势,将对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构成威胁。耕地质量变化是农户可以利用的争取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土地质量不仅具有生产率属性,还具有消化市场风险、调节农业生产的调节器功能。价格机制、产权机制、外部性机制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机制,耕地质量的下降态势是在种粮收益下降、土地产权残缺和外部性以及兼业化的共同影响中形成的。从中长期看,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经济补偿机制,变耕地质量下降态势为耕地质量逐渐上升态势。当前要以新思路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