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上海小姐”竞选活动以为苏北难民募集赈灾款的名义举办,引起了各方关注。以《申报》为代表的媒体配合官方宣传,对竞选一事的慈善意义大肆宣扬,甚至不惜弱化此事的娱乐意味,却未能掩盖住各种质疑的声音。除了沪上的小报特别借此良机报道花边新闻,调侃、讽刺参选人外,人们还对活动的慈善意图、竞选方式等提出了各种批评。当代的评论则又呈现出或批判竞选黑幕或怀旧等不同趋向,但大体都否定了它的“慈善”功能,呈现出一边倒的舆论趋势。